企业等级: | 普通会员 |
经营模式: | 生产加工 |
所在地区: | 山东 济南 |
联系卖家: | 邬先生 先生 |
手机号码: | 15305405686 |
公司官网: | YUANJIAN01.tz1288.co.. |
公司地址: |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|
病原为瓜类黑腐球壳菌(Didymella bryoniae (Auessw.) Rehm.),属子囊菌亚门真菌。 [1] 在PDA培养基上(25±1)℃黑暗下培养,菌落背面初为白色,后期变为灰黑色,基生菌丝深褐色;气生菌丝发达,絮状,中间稠密,略隆起,初为白色,老化后为灰白色,不形成子囊座和分生孢子器。
西瓜蔓枯病主要为害瓜蔓、叶片和果实。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,引起叶片、蔓枯死和果实腐烂。子叶受害,病斑初呈水渍状小点,南瓜蔓枯病用什么药,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,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,引起子叶枯死。茎部受害,初现水渍状小斑,后迅速向上、下扩展,并可环绕幼茎,引起幼苗枯萎。成株期发病多见于茎蔓基部分支处,病斑初为水渍状,表皮淡黄色,后变灰色至深灰色,其上密生小黑粒点,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,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,表皮纵裂脱落。潮湿时表皮腐烂,露出维管束,呈麻丝状。茎节部也易受害,产生黄白色病斑,潮湿时软化、变黑,后密生小黑粒点,流出胶状物质。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,产生“V”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,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,后期产生小黑粒点,病斑易干枯破碎。西瓜果实上发病,初呈油渍状小斑点,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,表面干烈,内部木栓化,常呈星裂状,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。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,表面粗糙,有小黑粒点,下雨后病部腐烂,易折断。
芝麻白粉病,南瓜蔓枯病怎么防治,是一种针对芝麻发作的真菌型病害,多发生在迟播或秋播芝麻上。表面生白粉状霉,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,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发黄枯死。为害的真菌菊科白粉菌,属于子囊菌亚门。该病还可以通过药剂喷洒或田间管理等方式防治。
多发生在迟播或秋播芝麻上。主要为害叶片、叶柄、茎及蒴果。叶表面生白粉状霉,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。严重时白粉状物覆盖全叶,致叶变黄。病株先为灰白色,后呈苍黄色。茎、蒴果染病亦产生类似症状。种子瘦瘪,产量降低。